資料顯示,我國常規天然氣儲量約為40萬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量是常規天然氣的5倍;國土資源部報告稱,中國的陸相頁巖氣儲量居世界第一,這為我國加快發展頁巖氣發電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隨著頁巖氣成藏理論的不斷成熟和經驗的積累以及政策的進一步扶持,我國將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展望未來,頁巖氣發電不僅能有力地支持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并網,還能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積極作用。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能源。
當前,頁巖氣的勘探和開采已在全球油氣勘探領域異軍突起,成為世界上頁巖氣蘊藏量大的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選擇。
本質上,頁巖氣和常規天然氣都是天然氣,主要成分均為甲烷,但常規天然氣的具體成分相對復雜,甲烷所占比重約65%,其他成分為乙烷、丙烷和丁烷;而頁巖氣中甲烷所占比例一般能達到70%甚至更高(我國四川盆地南部頁巖氣田的甲烷體積分數約為86.5%),其余成分主要是氮氣,并含有少量乙烷、丙烷和二氧化碳。
起步較晚
在不少發達國家,天然氣發電已是主要發電形式之一。例如美國,天然氣發電裝機約占其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0%,且成為目前唯一有力增長的發電類型。在歐洲,天然氣發電已占到電力供應總量的1/4。但近兩年,歐洲由于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因虧損關閉天然氣發電站在歐洲多個國家屢見不鮮,天然氣發電比例有所下降。
在日本,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約29%,天然氣發電主要承擔著腰荷和峰荷,特別是對調峰起至關重要作用。福島大地震后,日本政府關停了核電機組,天然氣發電比例進一步增加。
雖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結構正在向以城市天然氣和發電為主轉變,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呈加速增加態勢,到2015年有望突破6000萬千瓦。但由于受到天然氣供應量制約,天然氣發電起步較晚,發電機裝機容量僅占發電機總裝機容量的3%左右。
此外,目前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缺乏市場競爭力。首先,按相同的發熱量計算,天然氣發電成本比燃煤發電高出很多,從各地的上網電價來看,天然氣發電缺乏盈利空間;其次,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與電力價格改革的方向是電力競價上網和天然氣價格市場化,這將導致天然氣發電市場競爭力的進一步下滑。 再有,我國天然氣供給和運輸能力不足,使天然氣發電機組往往不能按照電網調度出力曲線運行。而天然氣發電廠承擔著購氣合同“照付不議”與競價上網、電網調峰所致的用氣量不確定的經營風險,無疑也限制了天然氣發電行業的發展。
經濟性暫不具競爭力
基于國內外頁巖氣開發和天然氣發電產業的現實情況,并結合我國能源緊缺和環保壓力極大的現狀進行分析可看出,我國頁巖氣地質分布與電力負荷中心分布的吻合度較高,在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電力負荷中心利用頁巖氣就地發電,可切實減輕不斷增大的節能減排壓力。
在我國西北地區,由于風電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富集,若能實現頁巖氣就地發電,則可滿足當地不斷增長的調峰需求。
由于使用頁巖氣的發電機組和使用常規天然氣的發電機組相同,頁巖氣發電與常規天然氣發電的主要成本差異取決于燃料成本。
2013年8月,北京市上調了發電用天然氣價格,價格為2.67元/立方米,如此,以常規的9F天然氣發電機組為例,當年利用小時取3500時,所對應的單位燃料成本約為0.6元/千瓦時。
由于不同頁巖氣田的富氣程度、開采難度和相關輸運管道待建情況等諸多影響成本的因素各不相同,在缺乏足夠開發經驗的當下,對我國商業化開發頁巖氣的成本還很難作準確估計。
假設頁巖氣的生產成本在1.24-2.68元/立方米,再綜合考慮開采工作運行維護成本、管道運輸成本等,即使政府給予0.4元/立方米的政策性補貼,預計頁巖氣進入電廠的價格也會略高于當前的天然氣價格。
如此,使用頁巖氣發電的單位燃料成本和電力生產成本,將高于使用常規天然氣的發電成本。而單從經濟性看,我國目前頁巖氣發電將面臨更為嚴重的缺乏市場競爭力問題。
做好統籌規劃
由于頁巖氣發電在保護環境、優化能源結構、實現電網調峰等多個方面均有著明顯優勢,且我國是頁巖氣儲量大國,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未來我國頁巖氣發電在總發電量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可能性很大。
鑒于此,相關部門應盡早明確頁巖氣發電的戰略定位、發展重點及相應保障措施,并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在發展頁巖氣發電上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加快我國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我國頁巖氣開采尚處于初期試驗勘探階段,建設頁巖氣發電站的時機尚不成熟。目前,我國應推進頁巖氣勘探進展,盡快掌握頁巖氣分布及儲量情況,為頁巖氣發電站氣源篩選和廠址選擇作好準備。在氣源能得到保障后,因地制宜、適時啟動頁巖氣發電建設項目。
落實開發頁巖氣和天然氣發電相關補貼政策。國家調控的天然氣價格和上網電價直接影響頁巖氣發電的經濟性。目前即使在開采頁巖氣上已有0.4元/立方米的政策性補貼,但我國頁巖氣開采成本仍然很高。只有政府更科學、理性地意識到頁巖氣發電所帶來的環境效益以及具有很好的電網調峰、氣源調峰能力等利好綜合效應,合理制定開發頁巖氣和天然氣發電的扶持和補貼力度,讓投資頁巖氣發電有利可圖,才能推動我國頁巖氣發電行業的發展。
鼓勵相關企業互利合作及對外合作。發展頁巖氣發電,應加強能源開發企業與發電企業等相關利益單位的合作,如建設頁巖氣開發與發電一體化項目。同時,應推動國際合作,鼓勵我國企業入資國外有經驗的頁巖氣發電公司,或與其在國內共同建設、運行幾個頁巖氣發電站,以盡快學習、消化、掌握國外核心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
推行多氣源供氣模式。建設頁巖氣發電站,必須優先保障氣源充足和供氣持續穩定。采取不同類型的多氣源供氣方案,不僅有利于提高氣源穩定可靠性,還能充分發揮頁巖氣發電站供電、電網調峰、天然氣調峰的綜合作用。因此,我國應鼓勵頁巖氣發電企業采用多氣源供氣模式,并為之積極創造相關條件。
加快我國天然氣發電技術和設備研究。目前,我國建設頁巖氣發電站仍需要引進國外昂貴技術和設備,如果能掌握天然氣發電核心技術,頁巖氣發電站的建設成本將大大降低。
注重天然氣輸運管網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頁巖氣的商業開發和大規模利用,離不開天然氣輸運管網等基礎性配套設施,但我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還很不完善,因此發展頁巖氣發電產業,必須加快頁巖氣輸運管網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
背景鏈接
從世界范圍看,天然氣的利用大多用于發電。日本70%的天然氣是用于發電,占其國內發電總量的28%;美國天然氣發電比例超過了20%,歐洲的天然氣發電占比也在30%以上,而我國的天然氣發電還存在諸多問題?,F階段,我國天然氣主要用作居民生活用氣和發展天然氣化工,二者在我國天然氣消費中所占比例超過了50%。但這種消費方式大大降低了天然氣的利用率,造成了天然氣資源的大量浪費,且無法達到改善環境的預期效果。
受天然氣開發利用程度較低、供應量不夠等因素影響,我國天然氣發電發展緩慢。但從長遠看,鑒于我國電力負荷的分布,頁巖氣發電大有可為。我國頁巖氣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華北及東北地區以及西北地區。其中,南方上揚子地區的四川盆地、南方中下揚子地區、華北及東北地區的鄂爾多斯盆地的頁巖氣地質條件最好,其地理分布和我國電力負荷中心(華東、華中、南方、華北)的分布基本吻合,利用頁巖氣就地發電,可以逐步替代燃煤機組發電,減輕不斷增大的節能減排壓力。西北地區是風電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富集地區,頁巖氣就地大規模發電,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調峰需求。